子子孙孙福禄昌,无量福田咸并集

子子孙孙福禄昌,无量福田咸并集

诗句读音
子子孙孙福禄昌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zǐ zǐ sūn sūnfú lùchāng
无量福田咸并集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wú liàngfú tiánxiánbìng|bīngjí

子子孙孙福禄昌,无量福田咸并集释义

【子子孙孙】后裔;世世代代。《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孔传:“又欲令其子孙累世长居国以安民。”《列子·汤问》:“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匱也。”汉扬雄《甘泉赋》:“煇光眩燿,隆厥福兮;子子孙孙,长亡极兮。”《秦併六国平话》卷中:“楚王问曰:‘何人退得秦兵,重赏千金,子子孙孙不絶官职。’”《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安太太﹞合安老爷配起来,真算得个子子孙孙的天亲,夫夫妇妇的榜样。”

【福禄】与爵禄。《诗·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成。”《后汉书·马武传》:“有功,輒增邑赏,不任以吏职,故皆保其福禄,终无诛谴者。”唐白居易《论亲友》诗:“烦闹荣华犹且过,优闲福禄更难销。”刘大白《布穀》诗:“农夫忙碌,田主福禄。”2.兽名。即斑马。形状像骡,身有条纹。原产非洲。《明史·外国传七·忽鲁谟斯》:“忽鲁謨斯,西洋大国也……所贡有狮子、麒麟、驼鸡、福禄、灵羊。”

【昌】《廣韻》尺良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音倡。《說文》美言也。《爾雅·釋詁》昌,當也。《書·大禹謨》禹拜昌言曰。《傳》昌,當也。又《博雅》盛也。《書·仲虺之誥》邦乃其昌。《傳》國乃昌盛。又《詩·鄭風》子之昌兮。《傳》昌,盛壯貌。又《詩·齊風》猗嗟昌兮。《箋》昌,狡好貌。又《說文》一曰日光也。詩曰:東方昌矣。○按《詩·齊風·雞鳴》作東方明矣,朝旣昌矣。與《說文》所引不同。又物也。《莊子·在宥篇》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註》司馬云:百昌猶百物也。又《儀禮·公食大夫禮》昌本。《註》昌,蒲。本,

【无量】计算;没有限度。《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忘寝与食,非抚之也。”晋左思《蜀都赋》:“由此言之,天下孰尚,故虽兼诸夏之富有,犹未若兹都之无量也。”宋苏轼《副使启》:“感佩于怀,愧作无量。”夏衍《两个座谈会书面回答》:“电影事业的前途是无量的。”2.佛教语。指无量寿佛。宋苏轼《兴龙节功德疏文》之五:“福如南山之不騫,寿等西方之无量。”参见“无量寿佛”。

【福田】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晋道恒《释驳论》:“是以知三尊为众生福田供养,自修己之功德耳。”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诚愿大王福田为意,於诸印度建立伽蓝,既旌圣跡,又擅高名,福资先王,恩及后嗣。”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便是我,也千不合万不合前生不曾种得福田,把我这里做丫头,苦如何説得?”

【咸】《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又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又《易·雜卦》咸,速也。又《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又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又星名。

【集】〔古文〕雦《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集韻》《類篇》籍入切,音箿。《說文》本作雧。羣鳥在木上也。《詩·周南》集于灌木。又《廣韻》就也,成也。《書·武成》大統未集。《傳》大業未就。《詩·小雅》我行旣集。《箋》集,猶成也。又《韻會》雜也。《孟子》是集義所生者。《註》集,雜也。又《廣韻》衆也。又《廣韻》安也。《史記·曹參世家》問所以安集百姓。又《玉篇》合也。《廣韻》聚也,會也,同也。《史記·秦始皇紀》天下雲集響應。《前漢·鼂錯傳》動靜不集。《註》師古曰:集,齊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鱗集仰流。又《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