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唾壶高敲缺,龙光摇动晴漪

醉后唾壶高敲缺,龙光摇动晴漪

诗句读音
龙光摇动晴漪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lóng guāngyáo dòngqíngyī
醉后唾壶高敲缺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十六屑
拼音: zuìhòutuòhúgāo1quē

醉后唾壶高敲缺,龙光摇动晴漪释义

【龙光】1.龙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寻常的光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峨峨南岳,烈烈离明,寔敷儁乂,君子似生,惟此君子,作汉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唐皮日休《吴中苦雨》诗:“龙光倏闪照,虯角搊琤触。”2.指发生不同寻常的光辉。《梁书·陆倕传》:“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3.天子气,瑞气。蔡东藩《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裕(刘裕)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4.非凡的风采,神采。《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高彪﹞乃遗融(马融)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

【摇动】,晃动。《淮南子·精神训》:“耳目淫於声色之乐,则五藏摇动而不定矣。五藏摇动而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势冷,皆苦疼痛。”元邵亨贞《摸鱼子》词:“雁来时晚寒初劲,青灯摇动窗户。”鲁迅《野草·求乞者》:“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2.摇之使动;动摇。《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于今创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摇动天下。”唐韩愈《顺宗实录四》:“延龄疏言:贄等失权怨望……以摇动羣心,其意非止欲中伤臣而已。”明汤显祖《牡丹亭·

【晴】《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無雲也。《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又《韻補》叶慈良切。《張籍·祭韓愈詩》公因同歸還,居處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又《說文》夝,雨而夜除星見也。《註》今俗作晴,非。

【漪】《廣韻》於離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宜切,音猗。水波也。《初學記》水波如錦文曰漪。《左思·吳都賦》刷蕩漪瀾。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又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又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

【唾】《唐韻》湯臥切《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毻。《說文》口液也。《禮·曲禮》讓食不唾。又《內則》不敢唾洟。《左傳·僖三十三年》不顧而唾。 《說文》本作。或作涶《廣韻》作涶。涶字作水。漢典考證:〔《左傳·僖二十三年》不顧而唾。〕 謹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三十三年。 考證:〔《左傳·僖二十三年》不顧而唾。〕 謹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三十三年。 ZDIC.NET汉典

【壶】同壷,與壼別。

【高】《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音羔。《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易·繫辭》高以,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又《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又如字。又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敲】〔古文〕《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骹。《說文》橫擿也。《徐鉉曰》從旁橫擊也。《類篇》擊也。《左傳·定二年》奪之杖以敲之。《賈誼·過秦論》執敲扑以鞭笞天下。《註》短曰敲,長曰扑。又《揚子·方言》楚凡棄物謂之敲。又《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音檄。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