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畔霜初肃,酿酒泉边菊未乾

醉翁亭畔霜初肃,酿酒泉边菊未乾

诗句读音
酿酒泉边菊未乾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niàngjiǔ quánbiānjúwèi
醉翁亭畔霜初肃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zuì wēng tíngpànshuāngchūsù

醉翁亭畔霜初肃,酿酒泉边菊未乾释义

【酿】《唐韻》《集韻》女亮切《韻會》汝亮切《正韻》魚向切,音。《說文》醞也。作酒曰釀。《廣韻》醞酒也。《史記·孟嘗君傳》乃多釀酒買肥牛。《貨殖傳》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前漢·食貨志》一釀用麤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又《增韻》後人因謂酒爲釀。《世說新語》劉惔曰:見何次道飮,令人欲傾家釀。又《禮·內則》鶉羹、雞羹、鴽,釀之蓼。《註》釀謂切雜之也。

【酒泉】泉。宋范成大《约邻人至石湖》诗:“荒寒未办招君饮,且吸湖光当酒泉。”2.泉名。李季《酒泉》诗:“说是去年的哪一天,各族人民的代表来到了酒泉。”原注:“酒泉在甘肃酒泉县城东的泉湖公园中。”3.古邑名。《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与之酒泉。”杜预注:“酒泉,周邑。”

【边】〔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又《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又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又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又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漢典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菊】《唐韻》《韻會》居六切,音掬。古作蘜、鞠。《爾雅》蘜,治蘠也。《郭註》今之秋華菊。《禮·月令》鞠有黃華。《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又水名。《水經注》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礀山芳菊谿。又《韻補》訣力切。《賈島詩》九日不出門,十日見黃菊。灼灼耀繁英,美人無消息。《集韻》亦作蓻。漢典考證:〔《唐韻》《韻會》居六切,音掬。古作蘜。《說文》蘜,治牆也。《郭註》今之秋華菊。《禮·月令》蘜有黃華。〕 謹按郭註係爾雅之註,今改說文爲爾雅。照原文牆字改蘠字。月令蘜字改鞠字。古作蘜之下增鞠字。 考證:〔《唐韻》《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醉翁亭】安徽省滁州市城西南琅琊山麓。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欧阳修知滁州,命僧智仙修建,以为游息之所。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於泉上者,醉翁亭也。”宋林正大《括贺新凉》词:“泉水潺潺峯路转,上有醉翁亭也。”赵瑞蕻《琅琊山行》:“未到醉翁亭我已有些醉意,因为那潺潺的酿泉令人迷恋。”

【霜】《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秦風》白露爲霜。又《字彙補》國名。《西域記》屈霜國。又姓。見《姓苑》。又《正字通》歷年曰霜。《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又《集韻》《類篇》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肃】〔古文〕《唐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正韻》蘇谷切,音宿。《說文》持事振敬也。从聿在上,戰戰兢兢也。《廣韻》恭也,敬也,戒也。《書·太甲》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傳》肅,嚴也。言能嚴敬鬼神而遠之。又《洪範》恭作肅。《疏》貌能恭,則心肅敬也。《禮·玉藻》色容厲肅。《疏》厲,嚴也。肅,威也。又《爾雅·釋言》肅雝,聲也。又縮也。《詩·豳風》九月肅霜。《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禮·月令》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註》謂枝葉縮栗。又《爾雅·釋詁》進也。《詩·大雅》民有肅心,荓云不逮。《箋》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