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袖翩翩举,词源衮衮流

醉袖翩翩举,词源衮衮流

诗句读音
醉袖翩翩举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zuìxiùpiān piānjǔ
词源衮衮流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cí yuángǔn gǔnliú

醉袖翩翩举,词源衮衮流释义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又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又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

【袖】〔古文〕褏《唐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岫。袂也。《釋名》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亦言受也。以受手也。《後漢·馬廖傳》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又《綱目集覽》半袖,短袂衣也。《釋名》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晉書·五行志》魏明帝披縹綾半袖。 《廣韻》亦作褏、褎。

【翩翩】轻快貌。《易·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程颐传:“翩翩,疾飞之貌。”《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朱熹集传:“翩翩,飞貌。”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仙》:“即有青鸞黄鹤,翩翩自日中来,啣壶啣盃,纷置案上。”2.行动轻疾貌。三国魏曹植《芙蓉池》诗:“逍遥芙蓉池,翩翩戯轻舟。”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一:“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元麻革《短歌行送秦人薛微之》:“翩翩有客来,老面黑於铁。”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晨风

【举】〔古文〕《廣韻》居許切《集韻》《韻會》苟許切,音莒。《說文》對也。一曰輿也。《徐曰》輿輦。《增韻》扛也。又挈也。《廣韻》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兵同强,圍欲細。《註》,謂手所操。《杜甫詩》觴白眼望靑天。又《增韻》立也。《左傳·文元年》楚國之,恆在少者。《註》,立也。又言也。《禮·曲禮》主人不問,客不先。又《雜記》過而君之諱,則起。《註》,猶言也。又動也。《楚語》夫事君者,不爲外內行,不爲豐約。《註》,動也。《前漢·張蒼傳》人主無過。又《韻會》稱也,揚也,拔也。《禮·檀弓》所於晉國,管庫之土,七十有

【词源】1.喻滔滔不绝的文词。南朝梁沉约《为齐竟陵王发讲疏》:“而词源海广,理涂灵奥。”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清曾国藩《送周文泉大令之官城武》诗:“词源一泻不得休,往往巉巖杂婉孌。”2.词的起源。词,指长短句。清纳兰性德《填词》诗:“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3.语词的源头。在旧辞书中,《辞源》在语词溯源上有开创之功。

【衮衮】卷曲貌。唐皮日休《补九夏歌·骜夏》:“桓桓其珪,衮衮其衣。出作二伯,天下是毗。”参见“衮衣”。2.旋转翻滚貌。《全唐诗》卷七八六载《姜宣弹小胡笳引歌》:“汎徽胡雁咽萧萧,绕指轆轤圆衮衮。”3.大水奔流貌。唐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宋王安石《望越亭》诗:“乱山千顷翠相围,衮衮沧江去復归。”清纳兰性德《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词:“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鴈哀鸣去。”4.引申为急速流逝。宋韩疁《高阳台·除夜》词:“频听银籤,重燃絳蜡,年华衮衮惊心。”5.说话滔滔不绝貌。《太平

【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又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又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又《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又放也。《書·舜典》流宥五。又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又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又《前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