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业隆盘古,孙谋复大庭

祖业隆盘古,孙谋复大庭

诗句读音
祖业隆盘古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十姥
拼音: zǔ yè2pán3
孙谋复大庭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sūn móufùdà tíng

祖业隆盘古,孙谋复大庭释义

【祖业】1.祖先的功业。常指帝王祖宗的功业。《汉书·终军传》:“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於无穷。”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隐公能弘宣祖业,光启王室。”唐李德裕《仁圣文武章天成功大孝皇帝改名制》:“汉宣帝柔服北夷,宏宣祖业,功德之盛,侔於周宣。”于友发《由皇帝到公民》九:“可是洋博士说的‘前途’是指什么而言呢?‘恢复祖业’吗?这似乎和那位新文学家的主张不大合辙。”2.泛指祖先的事业。清秋瑾《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之鸿爪也》诗:“霹靂一声阴霾开,光復祖业休徘徊。”3.祖传的产业。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哥

【隆】《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音癃。《說文》豐大也。又《玉篇》中央高也。《爾雅·釋山》宛中隆。《疏》山形中央蘊聚而高者名隆。又《戰國策》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又與窿通。《正韻》穹窿,天勢。本作隆。《司馬相如·上林賦》穹隆雲橈。又《玉篇》盛也。《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史記·封禪書》文王攺制,爰周郅隆。《前漢·武帝紀》迫隆冬至。《註》隆冬,猶言盛冬也。又《禮·祭義》頒禽隆諸長者。《註》隆,猶多也。又《荀子·致士篇》君者,國之隆也。《註》隆,猶尊也。《史記·平準書》方隆

【古】〔古文〕《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又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又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

【孙谋】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孙,通“逊”。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郑玄笺“孙,顺也……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一说,“孙谋”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朱熹集传:“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唐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为其身计,保乎忠贞,将为孙谋,貽以清白。”宋黄庭坚《神宗皇帝挽词》之一:“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今代谁班马,能书汗简青。”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大庭】亦作“大廷”。1.外朝之廷。《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校释:“庭当作廷。大廷,外朝之廷,在库门内雉门外。”《韩非子·解老》:“故议於大庭而后言则立,权议之士知之矣。”2.指朝廷。宋洪迈《夷坚支志景·馀干县楼牌》:“是时赵子直家居县市,赴省试,已而大廷唱名为第一。”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犹曰美政文明,斯则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