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诗句 读音
岁种薄田一顷余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suìzhǒng|zhòng|chóngbáo|bó|bòyī qǐngyú
杜陵居 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dùlíng jū
杜陵叟 平仄:仄 平 仄
拼音: dù líng sǒu
杜陵叟 平仄:仄 平 仄
拼音: dù líng sǒu
岁种薄田一顷余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suìzhǒng|zhòng|chóngbáo|bó|bòyī qǐngyú
杜陵居 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dùlíng jū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释义

【岁】〔古文〕亗《唐韻》相銳切《集韻》須銳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又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

【薄】《唐韻》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薄。《註》草叢生曰薄。又簾也。《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索隱曰》織蠶薄也。又厚薄。又少也。《詩·周南》薄澣我衣。又聊也。《詩·周南》薄言采之。又輕也。《前漢·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又嫌也。《前漢·張安世傳》薄朕忘故。又《揚子·方言》勉也。秦晉曰釗,或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又《博雅》薉也。又集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奄薄水渚。又《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又被也。《

【一顷】1.地积名。一百亩为一顷。《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冢大一顷。”《晋书·羊祜传》:“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諡曰成。”唐李贺《江楼曲》:“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赵树理《地板》:“后来老王老孙来了,一个庄上安起三家人家,到老常这一辈三家种的地合起来已经够一顷了。”2.顷刻;片刻。宋苏轼《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诗:“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时一顷。”漢

【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動五切,音。《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又塞也。《書·費誓》杜乃擭。《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又《爾雅·釋草》杜榮。《註》似茅,皮可爲索。又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又繚之兮杜蘅。又《方言》東齊謂根爲杜。又澀也。又《本草》杜仲,藥名。又《博雅·釋蟲》杜伯,蠍也。又姓。《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又《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

【陵居】。《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陵居而多风。”王冰注:“居室如陵,故曰陵居。”林亿等新校正:“大抵西方地高,民居高陵,故多风也,不必室如陵矣。”

【杜陵叟】1.指杜陵的老农夫。唐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餘。”2.指唐杜甫。宋陆游《感旧》诗之六:“我思杜陵叟,处处有遗踪。”

【杜陵叟】1.指杜陵的老农夫。唐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餘。”2.指唐杜甫。宋陆游《感旧》诗之六:“我思杜陵叟,处处有遗踪。”

【岁】〔古文〕亗《唐韻》相銳切《集韻》須銳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又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

【薄】《唐韻》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薄。《註》草叢生曰薄。又簾也。《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索隱曰》織蠶薄也。又厚薄。又少也。《詩·周南》薄澣我衣。又聊也。《詩·周南》薄言采之。又輕也。《前漢·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又嫌也。《前漢·張安世傳》薄朕忘故。又《揚子·方言》勉也。秦晉曰釗,或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又《博雅》薉也。又集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奄薄水渚。又《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又被也。《

【一顷】1.地积名。一百亩为一顷。《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冢大一顷。”《晋书·羊祜传》:“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諡曰成。”唐李贺《江楼曲》:“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赵树理《地板》:“后来老王老孙来了,一个庄上安起三家人家,到老常这一辈三家种的地合起来已经够一顷了。”2.顷刻;片刻。宋苏轼《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诗:“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时一顷。”漢

【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動五切,音。《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又塞也。《書·費誓》杜乃擭。《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又《爾雅·釋草》杜榮。《註》似茅,皮可爲索。又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又繚之兮杜蘅。又《方言》東齊謂根爲杜。又澀也。又《本草》杜仲,藥名。又《博雅·釋蟲》杜伯,蠍也。又姓。《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又《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

【陵居】。《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陵居而多风。”王冰注:“居室如陵,故曰陵居。”林亿等新校正:“大抵西方地高,民居高陵,故多风也,不必室如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