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上帝不时

匪上帝不时

读音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fěishàng dìbù shí

【匪】《唐韻》《集韻》《韻會》府尾切《正韻》甫尾切,非上聲。《說文》匪如篋。《玉篇》竹器方曰匪。《廣韻》器如竹篋。今从竹爲筐篚字。又《說文》一曰非也。《易·屯卦》匪媾。又《周禮·冬官考工記》且其匪色。《註》匪采,貌也。又《集韻》《正韻》芳微切,音霏。《禮·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註》行而有文也。又《集韻》同騑。騑騑,馬行不止貌。又《正韻》敷文切,音分。《周禮·天官·大宰》八曰匪頒之式。《註》匪,分也,謂分賜羣臣也。《地官·廩人》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上帝】1.天帝。《易·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国语·晋语八》:“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愚以为天不言,以灾异为谴,告政之治乱,主之得失,皆上帝所伺而应以灾祥者也。”《西游记》第五回:“只为妖猴欺上帝,致令众圣降凡尘。”2.指君主,帝王。《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毛传:“上帝,以託君王也。”孔颖达疏:“王称天称帝,《诗》之通义。”《后汉书·党锢传·李膺》:“顷闻上帝震怒,贬黜鼎臣。”

【不时】时;不合时。《左传·襄公十八年》:“天道多在西北。南师不时,必无功。”《后汉书·刘陶传》:“臣敢吐不时之义於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李贤注:“不时谓不合於时也。”唐罗隐《谗书·风雨对》:“风雨雪霜,天地之权也,山川藪泽,鬼神之所伏也。故风雨不时,则岁有饥饉,雪霜不时,则人有疾病。”宋陈师道《后山丛谈》卷三:“步之西有异木,人莫能名。相传数百岁,荣落不时。”2.随时;临时。汉晁错《论贵粟疏》:“﹝农夫﹞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