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简介

高适简介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

幼年家贫。

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

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

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

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

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

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

不久就弃职而去,客游河西。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

后受唐玄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

肃宗至德二年(757),因围攻永王璘有功,得唐肃宗嘉许,官职累进,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

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

有《高常待集》。

高适相关资料

高适艺术特色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 详细介绍

高适爱国精神

高适自己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所以他对保卫边疆的爱国将领作了热情的歌颂。如《送浑将军出塞》诗中对浑将军的刻画是很出色的。在敌人入侵、“昨日边庭羽书至”的时候,浑将军就慷慨出征。“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二句不沾将军本身,却正衬托出将军忠勇为国、心情异常激动的精神面貌。“黄云白草”的塞外风光,与“击剑酣歌”的昂扬精神,进一步突出了一个不畏艰苦、为国忘身、… 详细介绍

高适生平

高适 (700年—765年)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天宝三载,与李、杜同游梁园,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 详细介绍

高适的热门古诗

送裴别将之安西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燕歌行

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
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
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
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陈希烈)

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
尊俎资高论,岩廊挹大猷。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
阶砌思攀陟,门阑尚阻修。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
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幸沐千年圣,何辞一尉休。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沉浮。
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

行路难二首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五侯相逢大道边,
美人弦管争留连。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一朝金多结豪贵,
万事胜人健如虎。子孙成行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愁苦。东邻少年安所如,
席门穷巷出无车。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高适的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