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和戎诏下十无年)注释版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无年)注释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边:边防,边境。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jiù)马肥死弓断弦。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厩(iù):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shù)楼刁(diāo)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沙头:边塞沙漠之地。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nì)胡传子孙!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占中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无年)注释版相关古诗注释

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注释版

红酥(sū)手,黄縢(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黄縢:酒名。或作“黄藤”。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因此有宫墙。离索:…

关山月(三十从军今白发)注释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边:边防,…

书愤五首·其一注释版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

七绝(古人学问无遗力)注释版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除夜雪注释版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ruì)天教及岁除。嘉:好。瑞:指瑞雪。天教:天赐。岁除:即除夕。 半盏屠(tú)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乌夜啼(金鸭余香尚暖)注释版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huán)腻(nì),钗坠滑无声。金鸭:一种镀金的鸭形铜香炉。绿窗:绿色纱窗,代指女子居室。兰膏:一种润发香油。 云寰:高耸的环形发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注释版

迢(tiáo)迢天汉西南落,喔(wō)喔邻鸡一再鸣。天汉:银河。《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毛传:“汉,天河也。”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chuàng)…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注释版

纨(wán)扇婵(chán)娟素月,纱巾缥(piāo)缈(miǎo)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yú)天。纨扇:又称宫扇,细绢织成的团扇,是汉族传统的手工艺术珍品,形如满月,…

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注释版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欲:欲望。 驱:赶逐。浪迹:到处漫游,行踪不定。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休:此处作“忘了”解。 砧(zhēn)杵(chǔ)敲残深巷月,…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注释版

桐叶晨飘蛩(qióng)夜语。旅思(sī)秋光,黯(àn)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wèi)应如故。蛩:蟋蟀。旅思:旅愁。秋光:点明时节,秋天。黯黯:暗淡。长安:…

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注释版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征尘:旅途中衣服所蒙的灰尘。销魂: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神情恍惚。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合:应该。未:表示发问…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注释版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