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拖象箸猩唇细

红拖象箸猩唇细

读音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óng|gōngtuōxiàng zhùxīng chúnxì

【象箸】“象櫡”。亦作“象笋”。象牙制作的筷子。《韩非子·喻老》:“昔者紂为象箸而箕子怖。”《史记·龟策列传》:“犀玉之器,象箸而羹。”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故越人见齐桓不振之徵於未觉之疾,箕子识殷人鹿臺之祸於象箸之初。”唐李咸用《长歌行》:“象筯击折歌勿休,玉山未倒非风流。”典

【猩唇】的嘴唇。食品中“八珍”之一。晋张载《七命》之七:“鷰髀猩脣,髦残象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八珍惟熊掌鹿尾为常见,驼峰出塞外已罕覯矣,猩脣则仅闻其名。”清陈维崧《满江红·汴京怀古》词之八:“西务里,猩唇煮;南瓦内,鸞笙语。”典

【细】《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音壻。《說文》作。微也。《類篇》隷作細。《玉篇》小也。《書·旅獒》不矜細行。《註》輕忽小物。《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註》譏其煩碎。又《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