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面交相映

花面交相映

读音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uāmiàn jiāoxiāng yìng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面交】交的朋友。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其餘面交,皆如携手过市,见利即解携而去。”《宋史·常安民传》:“吾心实恶之,姑以为面交尔。”2.当面交付。盛宣怀《致实相寺函》:“附致尹集院大臣信一封,即祈面交为幸。”鲁迅《书信集·致胡风》:“《木屑》已算账,得钱十六元余,当于那时面交。”

【相映】互相映衬。唐韩愈《东都遇春》诗:“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宋刘敞《睡起》诗:“水木淡相映,庭户清无喧。”宋王安石《赠吴显道》诗:“朱颜日夜不如故,深感杏花相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