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绵南浦滨

芊绵南浦滨

读音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qiān miánnán pǔbīn

【芊绵】緜”。1.草木茂盛貌。南朝梁元帝《郢州晋安寺碑铭》:“凤凰之岭,芊绵映色。”宋欧阳修《蝶恋花》词:“独倚栏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明无名氏《四贤记·赴选》:“逐秋风麋鹿群游,含夕照草树芊绵。”清梁清标《辘轳金井》词:“暖云如粉草芊緜,画阁晓妆时节。”2.绵延不绝貌。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孤岸竦秀,长洲芊绵。”宋王安石《和农具诗·牧笛》:“芊绵杳靄间,落日一横吹。”《花月痕》第六回:“小岑、剑秋陪着荷生下船,一会荡入水心,遥望着旷远芊绵,水烟凝碧。”张天民《创业》第四章:“无名地,没有人烟,没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王逸注:“愿河伯送己南至江之涯。”南朝梁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李贺《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王琦注引曾益曰:“南浦,送别之地。”清曹寅《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2.词牌名。唐《教坊记》有《南浦子》曲,宋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宋人多填仄韵词。参阅《词谱·南浦》。3.地名

【滨】〔古文〕《唐韻》必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民切,音賓。水際也。《書·禹貢》海濱廣斥。又地近亦曰濱。《史記·貨殖傳》鄒魯濱洙泗。又《韻會》毗賓切。與頻通。《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箋》頻作濱,厓也。又《韻補》叶眠切,音邊。《蘇轍詩》送我出重嶺,長揖淸江濱。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頃田。 《集韻》或作瀕。漢典考證:〔古文〕 謹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濱下引古文字,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 考證:〔古文〕 謹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濱下引古文字,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