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坐临阶墀

起坐临阶墀

读音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qǐzuòlínjiē chí

【坐】〔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又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

【阶墀】指阶面。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尧陵东城西五十餘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飭躬趋馆舍,拜手挹阶墀。”郭沫若《屈原》第四幕:“钓者:南后和三闾大夫便立在明堂的阶墀上看我们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