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唐朝诗人有哪些,唐朝有哪些诗人?唐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唐朝诗人!”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

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

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

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任为书记,并娶他女儿为妻。

唐朝中叶后期,朝政腐败,宦官弄权,朋党斗争十分激烈。

李商隐和牛李两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势而趋附。

所以他常常遭到攻击,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只是在四川、广西、广东和徐州等地做些幕僚的工作。

四十五岁时死于郑州。

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有《李义山诗集》。

陈陶简介

陈陶(约812─888前)唐诗人。

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今两广一带)人,一作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又作剑浦(今福建南平)人。

早年游学长安,研究天文学,于诗也颇有造诣。

举进士不第,遂耽情于山水之间,曾漫游江西、福建、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广东等地。

宣宗大中(847─860)年间,隐住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学仙,不知所终。

陈陶终身处士,广有诗名。

其诗多为旅途题咏或隐居学仙之词,消极出世思想较浓,但也有部分投赠权贵、干谒求荐之作。

《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

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

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

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

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

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

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

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

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

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纵观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较复杂的。

儒家、道家、纵横家、游侠思想对他都有影响。

他企羡神仙,向往隐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愿走科举的道路。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

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

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

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杨炯简介

杨炯(650─约695),初唐著名诗人。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

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

二十七岁应制举,补校书郎。

高宗永隆二年(681)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

他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

后出为婺州盈川令,卒于官。

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

工诗,擅长五律,其边塞诗较著名。

有《盈川集》。

韦庄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

是诗人韦应物的后代。

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

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

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

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五十五首。

刘长卿简介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

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

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

刘长卿与杜甫同时,比元结、顾况年长十余岁,但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唐前期。

他的诗内容较丰富,各体都有佳作,尤长于五言律诗,权德舆说他自诩「五言长城」。

七言律诗则以工秀见长。

他的诗驰声于上元、宝应(唐肃宗的第三、第四个年号)间。

皇甫湜说:「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

」可见其诗名之高。

王驾简介

王驾(851~ ?),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

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

后弃官归隐。

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

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赞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崔颢简介

崔颢(704?─754),唐代著名诗人。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

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

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

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

 

吴融简介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

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

因事去官,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

后召为左补阙,迁中书舍人。

天复元年(901),昭宗复位,融起草诏书十数篇,才思敏捷,文笔精当,为昭宗所常识,擢户部侍郎。

是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师,昭宗逃往凤翔,融未及相从,客寓阌乡。

不久,召为翰林承旨,卒于官。

工诗能文。

其诗多流连光景之作,只有少数诗篇对唐末战乱有所反映。

辛文房评其诗「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唐才子传》卷九)。

有《唐英集》。

《全唐诗》编录其诗四卷。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

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

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张九龄镇荆州时,署其为荆州从事,不久,患疽而卒,终年五十二岁。

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

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有《孟浩然集》。

卢纶简介

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

大历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

后又在河中任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写过一些气势刚健的边塞诗和描写自然风光的景物诗,这些在中唐都是比较突出的。

有《卢户部诗集》。

《全唐诗》录存其诗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