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听筝

朝代:唐朝 | 作者:张九龄 | 诗词类型:宋诗

听筝原文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听筝注释版

鸣筝(zhēng)金粟(sù)柱,素手玉房前。
鸣筝:弹奏筝曲。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柱:定弦调音的短轴。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拂弦:拨动琴弦。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591-592页

听筝译文版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听筝拼音版

duān jū zhèng wú xù ,nà fù fā qín zhēng 。xiān zhǐ chuán xīn yì ,fán xián qǐ yuàn qíng 。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yōu yáng sī yù jué ,yǎn yì tài hái shēng 。qǐ shì shēng néng gǎn ,rén xīn zì bú píng 。

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听筝作者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诗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唐中宗景龙初(707)举进士,任校书郎。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登道侔伊吕科,升任右拾遣。 后历任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中书侍郎等职。 曾因张说举荐,任集贤院学士。 开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翌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 后加金紫光禄大夫。 为相贤明,刚直不阿,敢于直谏,主张用人不循资格,设十道采访使。… 张九龄详细介绍

听筝原文及翻译赏析

1、金粟柱: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 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 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听筝》由李端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听筝”应是听奏筝有感。但从题意看似乎应作“鸣筝”来得有味,来得生动。这首诗诗描摹了一位弹筝美女,为博取青睐而故出差错的情态。透视心理状态,洞察入微,描写细腻婉曲,十分传神。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 查看详情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其格局和表现技巧,别具一格,别有情韵。     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