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

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

诗句 读音
兵马日浩浩 平仄:平 仄 仄 仄 仄
拼音: bīngmǎ mìhào hào
我皇在行军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wǒhuángzàixíng jūn

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释义

【马日】正月初六日。宋高承《事物纪原·正朔历数·人日》:“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2.每个月的二十一日。平水韵上声第二十一韵韵目为马,故二十一日旧时简称马日。如:“马日事变”,即因发生在1927年5月21日,故称。汉

【浩浩】1.水盛大貌。《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孔传:“浩浩,盛大若漫天。”南朝宋鲍照《梦还乡》诗:“白水漫浩浩,高山壮巍巍。”宋王安石《送长倩归辉州》诗:“江海收百川,浩浩谁能量?”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故当潦水之大,洪流万顷,浩浩怀山襄陵。”2.广大无际貌。《诗·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孔颖达疏:“浩浩然,广大之旻天。”唐刘沧《春日旅游》诗:“浩浩晴原人独去,依依春草水分流。”明邢昉《过王雨若故庐》诗:“鶗鴂鸣桑田,云山漫浩浩。”郁达夫《采石矶》:“窗外的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行军】古代泛指用兵。《管子·小问》:“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孙子·九地》:“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三国魏锺会《檄蜀文》:“古之行军,以仁为本,以义治之。”2.军队转移。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词:“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捲红旗过大关。”吴伯箫《北极星·努力奋斗》:“听了讲话的第二天,我们就行军去瓦窑堡。”3.行营,指军营。唐岑参《行军》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