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发调尚苦

响发调尚苦

读音
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上十姥
拼音: xiǎngfā diàoshàngkǔ

【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又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 《集韻》或作。《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

【发调】征调(物资或人员)。《后汉书·朱穆传》:“京师诸官费用增多,詔书发调或至十倍。”《三国志·魏志·王脩传》:“胶东令公沙卢宗彊,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三国志·魏志·曹洪传》“乃得免官削爵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初,太祖为司空时,以己率下,每岁发调,使本县平貲。”2.发出的曲调。唐白居易《夜闻歌者》诗:“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絶。”3.指出口,出声。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无眼之棋,死棋也,看不动情,唱不发调者。”4.表现的情调。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颀》:“工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秀

【苦】《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又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又《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又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又《類篇》急也。又《博雅》悵也。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又去聲。《正韻》苦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