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涧花氤氲

溪涧花氤氲

读音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xī jiànhuāyīn yūn

【溪涧】两山之间的河沟。《汉书·晁错传》:“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晋干宝《搜神记》卷一:“比至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这崔生只为口渴,又无溪涧取水。”谿澗:指山间的水流。《晋书·艺术传·孟钦》:“钦化为旋风,飞出第外……融(苻融)遣骑迫之,垂及,忽然已远,或有兵众距战,或前有谿涧,骑不得过,遂不知所在。”清方朝《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诗之二:“暮投渔樵烟,朝拂谿涧藻。”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氤氲】指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白虎通·嫁娶》引《易》:“天地氤氲,万物化淳。”按,今本《易·繫辞下》作“絪緼”。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自氤氲混沌之世,驪连、栗陆之君,卦起龙图,文因鸟迹。”《旧唐书·李义府传》:“邃初冥昧,元气氤氲。”宋周密《齐东野语·贾相寿词》:“听万物氤氲,从来形色,每向静中覷。”清龚自珍《辨仙行》:“仙者乃非松乔伦,亦无英魄与烈魂;彼但堕落鬼与神,太乙主宰先氤氲。”2.迷茫貌;弥漫貌。三国魏曹植《九华扇赋》:“效虬龙之蜿蝉,法虹霓之氤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汉武帝获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