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朝代:唐朝 | 作者:岑参 | 诗词类型:唐诗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注释版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遥怜故园菊,应傍(bàng)战场开。
怜:可怜。傍:靠近、接近。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译文版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简介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重阳节, 登高, 思乡, 菊花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及翻译赏析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②强:勉强。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④怜:可怜。⑤傍:靠近、接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