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朝代:先秦 | 作者:荆轲 | 诗词类型:

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原文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注释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兮:语气助词。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译文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拼音版

【yì shuǐ gē 】

【易水歌】

fēng xiāo xiāo xī yì shuǐ hán ,

风萧萧兮易水寒,

zhuàng shì yī qù xī bú fù hái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作者荆轲简介

荆轲(?─前227),战国末期刺客。卫国人,胆识过人,擅技击之术。曾游历燕国,被太子丹尊为上卿,后被委派去行刺秦王政。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他携秦逃将樊於期头颅和夹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欲乘献图之机行刺。及至图穷匕现。刺秦未果,反为所杀。古诗三百首, 爱国, 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