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诗人

“元朝诗人有哪些,元朝有哪些诗人?元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元朝诗人!”

顾德辉简介

顾德辉(1310~1369)一名瑛,又名阿瑛,字仲英,号金粟道人,江苏昆山人。

家富,轻财善结纳宾客,豪宕自喜,年30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彝鼎秘玩,筑别业于茜泾西,曰玉山佳处,与客赋诗其中。

四方文学士皆至其家。

为逃避张士诚授官,隐居嘉兴合溪,子元臣为元官,故封钱塘县男,母丧归绰溪。

再逃避士诚授官,断发庐墓,号金粟道人。

后徙濠梁,卒。

《语林》云:“顾仲瑛风流文雅著称东南,才情妙丽。

”著有《玉山草堂集》。

钱霖简介

钱霖(生卒不详),字子云,松江(今上海)人。

天历、至顺间,弃俗为道士,更名抱素,号素庵。

晚年居嘉兴,又号仄窝道人。

曾与杨惟桢等人友善。

擅长词曲,编有《江湖清思集》、《醉边余兴》、《渔樵谱》。

《录鬼簿》称《醉边余兴》「词语极工巧」,所著集均佚亡。

现存散曲小令四首。

套数一套。

班惟志简介

班惟志,元(约公元一三三o年前后在世)字彦功(一作彦恭),号恕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李致远简介

李致远(1261~1325?),名深,字致远,溧阳(今江苏溧阳)人。

至元中,曾居溧阳(今属江苏),与文学家仇远相交甚密。

据仇远所写李致远有关诗文,可知他是个仕途不顺,「功名坐蹭蹬,」一生很不得志的穷书生。

《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

散曲今存小令二十六首,套数四套。

张可久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贯云石简介

贯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

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

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

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

自号酸斋。

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

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

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

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

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1250?-1323?),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早年在大都生活二十余年,郁郁不得志。

元灭南宋后南下,曾出任江浙省务官,与卢挚、张可久有唱和。

晚年隐居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的「幽栖」生活。

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极负盛名。

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

散曲有瞿钧编注《乐篱乐府全集》,共收套数二十二套,小令一百一十七首。

王和卿简介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

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

《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

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曾记载他与关汉卿互相讥谑的情况,并且说他"滑稽佻达,传播四方。

与关汉卿相友善,尝讥谑汉卿。

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

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和卿即赋[醉中天]小令,由此名声更显。

卒,汉卿曾往吊。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现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乔吉简介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又名吉甫。

号鹤笙翁、惺惺道人。

太原(今属山西)人。

流寓杭州。

一生穷困不得志,浪迹江湖,寄情诗酒。

以《西湖梧叶儿》一百篇,蜚声词坛,所著杂剧十一种,今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

其散曲作品数量之多仅次于张可久,与张可久齐名。

其作品雅俗兼赅,生动活泼,以清丽为主。

以出奇制胜。

有《梦符散曲》。

李开先说他的散曲「种种出奇而不失之怪」,并说「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给予极高评价。

今存小令二百零九首,套数十一篇。

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

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李治简介

李治(628年-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年—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

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

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宗。

传统史家认为唐高宗碌碌无为。

但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刚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

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

”,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

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

他在位前期,唐代的领土最大,有的史书称为“永徽之治”。

起初,他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身为太宗才人的武则天有染;太宗崩后,武则天出家,高宗又把她接回宫中为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