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绝世之无闻

怨绝世之无闻

读音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uànjué shìzhīwú wén

【怨】〔古文〕《唐韻》於願切《集韻》《韻會》紆願切,音苑。《說文》恚也。《廣韻》恨也。《增韻》仇也,讎也。又《集韻》於袁切,音鴛。讎也,恚也。《禮·儒行》外舉不避怨。《前漢·黥布傳》恐仇怨妄誣之。《史記·始皇紀》母家有仇怨,竝阬之。皆平聲讀。或作惌。又《字彙補》委隕切,音惲。與薀同。《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註》怨讀爲蕰言無畜私財。又叶烏員切,音淵。《後漢·班彪北征賦》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縵縵。劇蒙公之疲民兮,爲彊秦乎築怨。《註》縵音眠。又叶烏云切,音熅。《琳·悼龜賦》參千鎰而不

【绝世】1.断绝禄位的世家。《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邢昺疏:“贤者当世祀,为人非理絶之者,则求其子孙,使復继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存亡国,继絶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南史·荀伯子传》:“汉以萧何元功,故絶世輒绍。”2.犹弃世;死亡。《左传·哀公十五年》:“大命陨队,絶世于良。”杜预注:“絶世,犹言弃世。”3.与人世隔离。《后汉书·袁閎传》:“延熹末,党事将作,閎遂散髮絶世,欲投迹深林。”宋叶适《戴少望书》:“奈何以少得丧,一不当意,遂为此等絶世自好、苍莽不可知之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无闻】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唐张祜《访许用晦》诗:“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金元好问《刘远笔》诗:“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册勋。”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政绩无闻,抵犯贪暴者,放归田里。”2.听不见;没有听到。《孟子·滕文公下》:“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汉刘向《说苑·正谏》:“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岑顺》:“夜中闻鼓鼙之声,不知所来,及出户,则无闻。”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国有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