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4-04-04 周四 09:24

对联上联在左边还是右边(中国对联上联在左边还是右边)

知识分类:文化教育 | 2024-04-04 周四 09:24

贴对联,中国传统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历史渊源

门神,中国民间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萘、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萘、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

后世发展

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泉州开元寺对联谁写的(泉州开元寺对联谁写的好)

知识分类:文化教育 | 2024-04-07 周日 22:03

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鸿是江边鸟下一句对联是什么(鸿是江边鸟下一句对联是什么呢)

知识分类:文化教育 | 2024-04-14 周日 08:00

鸿是江边鸟下一句对联是“蚕为天下虫”,即江边对天下,而鸟对虫,而且字由左右结构对上下结构。

鸿是江边鸟下一句沙雕派对法

1、婚是女人昏。

2、您是心上人。

3、怂为心头从。

4、狂是狗称王。

5、臭是自大点。

6、鲈为卢中鱼。

7、渣是查中泣。

8、僧乃曾是人。

9、鹅是我的鸟。

10、骚是马叉虫。

11、屎是米的尸。

12、滚是哥温滚。

13、软是欠辆车。

14、情是心中绿。

15、炎是火上火。

诗意派

1、仙乃山外人

2、愁是心上秋。

3、甜是舌间甘。

4、蚕为天下虫。

5、忘乃亡人心

6、昊为天上日。

7、盟为空中明。

8、忍是心头刀。

9、雪是雨落山。

10、是山重山。

11、锦是金从帛。

12、岚是山间风。

13、明是日望月。

14、星是日落生。

15、忍是心上刃。

一副对联还是一幅对联(一副对联还是一幅对联没有身临其境)

知识分类:文化教育 | 2024-04-24 周三 00:51

是一副对联。一副表示成对、成套的意思,比如一副筷子。一幅表示一张纸,如一幅画。表示事物的计量单位。例如“条、根、枝、张、颗、粒、个、双、对、斗、公斤、公里、亩”等。以上所举的都是用量词。

“一副对联”和“一幅对联”的区别

1、“一幅对联”是错的,“幅”字用法错误,”一幅字画”可以。

2、“一副对联”是正确的。”副”代表两个,和“双”近义。对联分上联和下联,所以叫“一副对联”。一般来说,一副是常常含有左右关系的两个,比如说:一副耳环,一副手镯等。

3、“幅”和“副”都是形声字,声旁相同,读音接近;但它们的形旁不同,意义也不一样。

首先来看看“副”字的本义。在《说文解字》中,“副”最初是动词,本义是用刀子剖开。古人把借据或契约写在竹片上,用刀从当中剖开一分为二,租借双方各持一半,还债时双方合成以后数字确凿,方可两清。所以,“副”字做量词,是成双成套的特征。比如,对联因为有上联和下联,是成双的,所以要用“副”;又如手套,因为有左手和右手,也是成双的,要用“副”。

泉州开元寺石柱上的对联是谁所著(泉州开元寺石柱上的对联是谁所著写的)

知识分类:生活常识 | 2024-05-07 周二 10:03

泉州开元寺石柱上悬挂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撰,他曾长时间在泉州居住、讲学。

石柱上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旁注云:“寺门旧有此联,朱文公撰,久佚,为补书之。戊寅春沙门一音书。

戊寅为一九三八年,一音即一代高僧弘一上人。南安雪峰寺僧幻如在《瘦松集》中曾云:“闽南多胜刹,唐宋以来皆国王大臣为檀那,宅舍捐产,动以亿万计。

相传开元寺全盛时,有众数千,海内外硕德高僧,尝云集于此,故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誉。这是上句“古称佛国”之由来。而自宋室南迁,全国政治中心转移,衣冠人物,萃于东南,泉州人才辈出,有宋一代,中进士的就有八百六十二句人,可见人文之盛。这是下联“满街圣人”的根据。

“满街都是圣人” ,是对泉州城市的赞誉。出自朱熹语---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说的是宋朝时泉州当地寺院众多,民风虔诚,人文昌盛。

圣人是封建统治阶级理想中最高的人性典范,只有孔子、孟子等少数几个人才能有这样的称号。

朱熹简介

对联可以直接贴在门上吗(对联可以直接贴在门上吗图片)

知识分类:生活常识 | 2024-05-26 周日 11:51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对联可以直接贴在门上。贴在门上可以显得更加美观、得体,贴的位置多是门的中心位置,高度不能太低,可以与门框对齐,不能高于门框。在贴对联时,主要以竖着贴为主,横联从左往右的写法时,将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

辞旧“楹”新

“楹联”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实际上它就是对联的雅称,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每个中国人对它都再熟悉不过。从垂髫稚子帮着家中长辈端端正正贴好一副春联开始,这种古老的文化形式便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血液之中。

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关于楹联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中国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