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简介

“简介诗人有哪些,简介有哪些诗人?简介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简介诗人!”

集灵台二首 其二简介

  《集灵台其二》由张祜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自恃美艳,不施脂粉,足见她的轻佻,也可见玄宗的昏庸。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这首诗语言颇为含蓄,看似是褒,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这首诗语言颇为含蓄,看似是褒,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至德二载简介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至德二载(757),作者自金光门出,由小路投奔凤翔肃宗,任左拾遗,十月随肃宗返长安。次年──乾元元年(758),被贬华州任司功参军,又出金光门,感慨万端。然而作者在诗中写道“移官岂至尊?”不敢归怨于君,而以“无才日衰老”自责。不忍去君,留恋故职,见得分明。 诗人因上书为宰相房琯的战败辩护,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又从金光门被流放离京了。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后四句虽然写得很含蓄,实际是在埋怨肃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简介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故别离之情依依,自不待言。这首诗的开头点明“远送”,可见意深情长。分手伤别,自然想到“昨夜”饯别情景,也想何时重逢。接着讴歌严武入相出将都有成就,受到人民的称赞。最后写送别后的心境的孤独无依。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中押韵的四字为:情、行、荣、生。所谓四韵就是指这四个字。如是十韵就是写十联(押韵)。   在这四个字中情、行这二字没有疑意,与现代汉语的拼音是一至的(ing),生也没有什么疑意,都是下平八庚韵部中的,关键是荣字,该字出自下平九青韵部。从古代诗作来说,相邻二韵部是可以通押的(比如一东二冬),但自唐代以来,凡律诗就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来押韵。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这首诗不是律诗,只能称为古风。因为只有在古风中这一格式才被认可。   以上所说韵部都是以《平水韵》为准,这一韵书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现代人写诗也可要《中华新韵》,但要写出唐人风格之格律诗,最好还是用《平水韵》。   这首诗中押韵的四字为:情、行、荣、生。所谓四韵就是指这四个字。如是十韵就是写十联(押韵)。

怨情简介

  《怨情》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简介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由柳宗元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诗的内容是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前半部写他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逢入京使简介

  《逢入京使》由岑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春思简介

  《春思》由皇甫冉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借闺妇抒写春怨,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功成名遂。诗的首联点明题意,首句点“春”,次句点路遥“相思”。颔联写少妇和征人所在之地,一在汉,一在胡,相隔千里。颈联写离恨,写春情。末联故作问语,问征夫何时功成返乡。全诗流露非战情绪,也是借汉咏唐,讽刺穷兵黩武。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长相思简介

  《长相思其二》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李白的《长相思》一共两首,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推荐阅读:《长相思其一》

送灵澈简介

  《送灵澈》由刘长卿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的题目也叫做“送灵澈上人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塞下曲四首之一简介

  《塞下曲其一》由卢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一首写将军动员出发时,整队军营发令时的情景,颂扬了将军的威风和军容的严整,场面壮观,声势浩大。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相关阅读:《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塞下曲其四》。   相关阅读:《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塞下曲其四》。

苏武庙简介

  《苏武庙》由温庭筠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祖国的时代的需要。温庭筠这首诗正是塑造了一位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形象。颈联的对仗颇为工巧,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灵活而不呆板,生动而不拘泥。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酬张少府简介

  《酬张少府》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