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

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

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

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

因母丧回蜀。

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

他强调改革吏治,反对骤变。

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因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从熙宁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每到一处,多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句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

5个月后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马光,废除新法。

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再次请调外任。

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知州。

后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读两学士。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后,苏轼又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

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

死于常州。

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政治上几经挫折,始终对人生和美好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

他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释老思想中与儒家相通的部分,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

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近。

要求有意而言,文以致用。

重视文学的艺术价值。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以诗歌为多,计)2700余首,题材丰富多样。

诗中表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特别是对农民的同情。

如《荔枝叹》、《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五禽言》、《吴中田妇叹》等。

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写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寻味。

如《有美堂暴雨》、《题西林壁》等。

诗歌还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无事不可入诗。

写物传神,奔放灵动,触处生春,极富情韵,成一代之大观。

散文成就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谈史议政的文章气势磅礴,善于腾挪变化。

叙事记游的散文既充满诗情画意,又深含理趣。

《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其代表作品。

词作多达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离别、男欢女爱的藩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抒写报国爱民的情怀。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包括对农民生活的表现。

词风大多雄健激昂,顿挫排宕。

语言和音律上亦有创新。

「指出向上一路,而新天下耳目」。

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豪放词派。

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爱情词、咏物词均有佳作,表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传世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苏轼相关资料

苏轼铁闻: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 详细介绍

苏轼轶闻:东坡凉粉

相传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 签书判官时,于凤翔东湖避暑,炎炎夏日无清凉爽口之物下肚,特命人取滨豆(也称作小扁豆)研磨成粉,熬制成糊状,盛入石头器皿中待其冷却后,切成条状,配以盐醋辣椒等佐料凉拌,因其口感爽、滑、并有清凉解暑之功效,之后流传与凤翔民间。后人为纪念他称其为“东坡凉粉”并流传至今。

苏轼轶闻:佛印

(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冷笑… 详细介绍

苏轼乌台诗案

案情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 详细介绍

苏轼轶闻:东坡肉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制作红烧肉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关于东坡肉名字的由来有很多传说,其中一种传说: 相传苏东坡在徐州、黄州、杭州三个地方做过“东坡肉”。在任徐州知州时带领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百姓纷纷杀猪… 详细介绍

苏轼的热门古诗

留别廉守

编萑以苴猪,墐涂以涂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

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江南又闻出塞曲,半杂江声作悲健。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他年一叶泝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临江仙】
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
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水调歌头

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苏轼的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