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诗人?宋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宋朝诗人!”

丘处机简介

丘处机,乾道,字通密,道号长春子,是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人以及执掌天下道教的宗教领袖。

登州栖霞人士(今属山东)。

中国金代著名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道教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

元世祖时,追封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曹组简介

曹组字彦章、元宠,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曹纬之弟。

屡试不中,著《铁砚篇》自励(《松窗录》)。

宣和三年(1121),赐同进士出身,官阁门宣赞舍人,睿思殿应制,以召对开敏得幸(见《宋史·曹勋传》)。

有《箕颍集》二十卷,已佚。

工词,时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称其「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

近人赵万里辑有《箕颍词》一卷。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他诞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从小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同时也受到了父亲陆宰等士大夫爱国思想的熏陶,从而形成了“少小遇丧乱,下马草军书”的壮志。

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

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bian)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

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

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

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

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七年,出知江宁府。

八年,再相,次年复罢。

十年(1077)封舒国公。

元丰二年(1079),复拜尚书左仆射,改封荆国公。

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

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绍圣中,谥文。

崇宁三年(1104),追封舒王。

《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自少博极群书,工诗擅文,有《临川先生集》一百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全宋词》用《彊村丛书》本《临川先生歌曲》增补,凡二十九首。

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

苏轼之弟,人称“小苏”。

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

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著有《栾城集》。

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散文家,哲宗元祐年间参加过治河争论,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对者。

朱翌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

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

十一年,除中书舍人,寻以忤秦桧罢。

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

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

事迹散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

《宋史翼》有传。

有《猗觉寮杂记》二卷。

又《灊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为作序。

《彊村丛书》辑有《灊山诗馀》一卷。

李纲简介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

历官太常少卿。

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

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

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

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后抑郁而死。

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

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

代表作为《六幺令》、《水调歌头》([一]、[三]、[六])、《水龙吟》(三)、《永遇乐》、《江城子》([二]、[七])、《念奴娇》([一]、[三])、《雨霖铃》、《喜迁莺》(三)、《望江南》([一]、[五]、[十])等。

王令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

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

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

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他仅有短暂的十年创作时间,却写出了70多篇散文和480多首诗。

他的诗歌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他的诗大多是与友人的酬答唱和之作,主要叙述了自己的生平、志向与人生态度,为温饱而四处奔波的苦难生活。

王令一生艰难,心情一直比较沉郁,这类诗的基调也比较低沉。

王令一生不应举,不做官,生活在社会底层,接近贫苦大众而远离统治阶级,所以他的不少诗篇深刻反映了连年的灾荒与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剥削给民众带来的疾苦,更可贵的是,诗人还能明确地指出这种苦难来自于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展示自己救民众于苦难之志愿,《梦蝗》诗是其代表作,诗人这样以锋利的笔触,剥掉达官贵人们“仁义儒”、“尧舜趋”的外衣,显露他们“虎豹身”、“虫蛆腹”的原形,指出剥削阶级搜刮民脂民膏实比蝗虫更为残酷可恨的诗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不是多见的。

贺铸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

太祖孝惠后族孙。

年十七,宦游京师,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

熙宁中出监赵州临城县酒税。

元丰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阳都作院,历徐州宝丰监钱官,和州管界巡检。

崇宁初以宣议郎通判泗州,迁宣德郎,改判太平州。

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居苏州、常州。

宣和元年(1119)致仕。

七年,卒于常州僧舍,年七十四。

《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今,词章著有《应湖遗老集》九卷。

曾自编词集为《东山乐府》,未言卷数,今存者名《东山词》。

其词善于锤炼字句,又常用古乐府及唐人诗句入词,内容多写闺情柔思,也多感伤时事之作。

高观国简介

高观国(生卒年不详)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与史达祖同时,常相唱和,殆同为社友。

陆游于嘉泰二年入都修撰国史,高观国有《水龙吟》词贺放翁七十八岁生山。

观国复与陈造交,有《凤栖梧·湖头即席与长翁同赋》词。

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谓陈造为观国词集作序,称其与史邦卿「皆秦、周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美成若唐诸公亦未及也「。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有盛名。

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

「又《介存斋论词杂著》:「竹屋得名甚盛,而其词一无可观,当由社中标榜而成耳。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竹屋词最隽快,然亦有含蓄处。

抗行梅溪则不可,要非竹山所及。

「冯煦《蒿庵论词》:「平心论之,竹屋精实有馀,超逸不足。

以梅溪较之,究未能旗鼓相当。

今若求其同调,则惟卢蒲江差足肩随。

「有《竹屋痴语》一卷。

王禹偁简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

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

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

后拜左司谏、知制诰。

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

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

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

与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知黄州,徙蕲州。

咸平四年卒,年四十八。

《宋史》与《东都事略》有传。

禹偁性刚直,遇事敢言,以直躬行道为己任,曾三次遭贬黜。

著有《小畜集》。

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其诗文清丽可爱,颇受后人推重。

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宋初诗派林立,但主要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家。

王禹偁属“白体”。

朱熹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

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

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

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

历江西提刑,召除秘阁修撰、奉外祠。

光宗朝,除知漳州。

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侍讲,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

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落职罢祠。

后以守朝奉大夫致仕。

庆元六年卒,年七十一。

嘉定初,谥「文」。

《宋史》有传。

事迹另见黄榦所撰行状及《皇朝道学名臣言行外录》卷一二、宋本《四朝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一三等。

自宋祝穆、李方子始,后人所撰年谱、传略数十种,以清王懋竑《朱子年谱》较为详赡熹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张载、周敦颐之学,集北宋理学之大成。

有《朱文公文集》一百卷,词有《晦庵词》一卷。

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引《读书续录》云:「晦庵先生词,几于家弦户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