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危楼还望)

念奴娇(危楼还望)

朝代:宋朝 | 作者:陈亮 | 诗词类型:

念奴娇(危楼还望)原文

【念奴娇】
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
叹此意、
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
浑认作、
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
连岗三面,
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
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
登高怀远,
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
管不到、
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
不须反顾,
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
势成宁问强对!

念奴娇(危楼还望)注释版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zhū)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xīnɡ)(shān)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强对 一作:疆场)
王谢诸人:泛指当时有声望地位的士大夫。小儿破贼:《通鉴》记淝水之战、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破,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当时率军作战的是其弟侄,故称“小儿辈”。强对:强敌也。

念奴娇(危楼还望)译文版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登楼极目四望,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镇江一带的山川形势极其险要,简直是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致。然而这样险要的江山却不被当作进取的凭藉,而是都看成了天设的南疆北界。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六朝的旧事,原来全不过是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利益打算!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强对 一作:疆场)
于是笑王谢等人,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广大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呢?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象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南方并不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猛将,完全应该象往日的谢安一样,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利之形势已成,便当长驱千里,扫清河洛,收复国土,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

念奴娇(危楼还望)拼音版

【niàn nú jiāo 】

【念奴娇】

dēng duō jǐng lóu

登多景楼

wēi lóu hái wàng ,

危楼还望,

tàn cǐ yì 、

叹此意、

jīn gǔ jǐ rén céng huì ?

今古几人曾会?

guǐ shè shén shī ,

鬼设神施,

hún rèn zuò 、

浑认作、

tiān xiàn nán jiāng běi jiè 。

天限南疆北界。

yī shuǐ héng chén ,

一水横陈,

lián gǎng sān miàn ,

连岗三面,

zuò chū zhēng xióng shì 。

做出争雄势。

liù cháo hé shì ,

六朝何事,

zhī chéng mén hù sī jì ?

只成门户私计?

yīn xiào wáng xiè zhū rén ,

因笑王谢诸人,

dēng gāo huái yuǎn ,

登高怀远,

yě xué yīng xióng tì 。

也学英雄涕。

píng què zhǎng jiāng ,

凭却长江,

guǎn bú dào 、

管不到、

hé luò xīng shān wú jì 。

河洛腥膻无际。

zhèng hǎo zhǎng qū ,

正好长驱,

bú xū fǎn gù ,

不须反顾,

xún qǔ zhōng liú shì 。

寻取中流誓。

xiǎo ér pò zéi ,

小儿破贼,

shì chéng níng wèn qiáng duì !

势成宁问强对!


念奴娇(危楼还望)作者陈亮简介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初名汝能,二十六岁时改名亮。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迈,喜谈兵。乾道五年(1169)试吏部,被黜。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退而杜门力学近十年。淳熙五年(1178)改名同,诣阙上书,十日内凡三上,言恢复之大计,不为当政所用,愤恨而归。尔后遭人嫉恨,二度被诬入狱,备受折磨。淳熙十五年(1188),亲赴金陵、京口观察山川形势,赋《念奴娇》二词言志。至临安复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朝廷交怒… 陈亮详细介绍豪放, 登楼, 借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