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唐朝诗人有哪些,唐朝有哪些诗人?唐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唐朝诗人!”

张蠙简介

张蠙,字象文,清河(今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人。

唐懿宗咸通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曾官校书郎、栎阳尉、犀浦令。

后避乱入蜀。

王建自立,蠙任膳部员外郎、金堂令等职。

擅长律诗,以写边塞风光见长。

诗歌境界开阔,语言浑朴。

白敏中简介

白敏中(公元792—861年8月24日),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

唐后期宰相,著名诗人白居易从弟。

白敏中少孤,承学诸兄,唐穆宗长庆(821—824年)初中进士,初由义成节度使李听用为僚属,入朝为右拾遗,改殿中侍御史,后出任邠宁节度副使,因政绩显著,御史中丞高元裕引荐为侍御史,转左司员外郎。

唐武宗素闻白居易大名,欲以重用,宰相李德裕上奏白居易患有脚病,力不胜任,言白敏中文词类居易而器度见识过之。

于是,命白敏中为知制诰,翰林学士。

唐宣宗即位,白敏中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小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因与李德裕往来密切,又受其引荐,被视为李德裕党。

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遭贬,白敏中为保其官爵,极力排斥诋毁李德裕,受到众人的谴责。

李德裕被贬后,白敏中历任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自员外,凡五年十三迁”,真谓官运亨通,但不久就遭到崔铉和郑颢的排挤。

离京充任地方官。

历邠宁、剑南、荆南节度使。

唐懿宗执政后,白敏中重新得到重用,被召还入朝,拜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恢复了宰相职位。

未几又给白敏中加官中书令。

徐昌图简介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

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

五代末以明经及第,初仕闽陈洪进(仙游人,时任清源军节度使)归宋,陈遣其奉《纳地表》入宋进贡。

太祖留之汴京,命为国子博士,迁殿中丞。

昌图好作词,风格隽美,为五代词坛有数名手,启北宋一代词风。

今人选词和研究宋文学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

遗词仅存三首,收入《全唐诗》卷898中,亦曾收入《尊前集》

邱为简介

邱为,嘉兴(今属浙江)人。

天宝进士,曾官太子右庶子。

与王维、刘长卿友善。

卒年九十六。

其诗大抵为五言,多写田园风物。

原有集,已失传。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朝诗人。

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证圣元年进士。

历任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太子宾客兼秘书监。

天宝三年因为不满奸相李林甫专权而返乡,隐居镜湖。

一生风流倜傥,豪放不羁,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

长于七绝,其写景之作,清新隽永,诗味浓郁。

张仲素简介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

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

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

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

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

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刘沧简介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

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

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

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

调华原尉,迁龙门令。

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

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刘沧所作的《秋日过昭陵》结联云:“那堪独立斜阳里,碧落秋光烟树残。

”在他之前,唐人把唐太宗的陵墓写得这样凄凉的不多。

胡震亨云:“刘沧诗长于怀古,悲而不壮,语带秋意,衰世之音也欤?”(《唐音癸签》卷八)

罗虬简介

罗虬[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台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

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

累举不第。

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

为人狂宕无检束。

籍中有善歌妓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

孝恭以红儿巳为副戎所聘,不令受。

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

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

虬追念红儿之冤,于是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一百首,以比红儿,名曰比红儿诗。

盛传于世。

李翱简介

李翱(772~841),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一说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李翱是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进士,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

曾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职。

追随韩愈,曾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强调文以明道 。

他还主张反佛 、“复性”,发挥《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思想,主张性善情恶说,认为成为圣人的根本途径是复性。

复性的方法是“视听言行,循礼而动”,做到“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

作《复性书》三篇,论述“性命之源”等问题。

他的思想为后来道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散文平实流畅,富有感情色彩。

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

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李文公集·帝王所尚问》)。

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说:“出言居乎中者,圣人之文也;倚乎中者,希圣人之文也;近乎中者,贤人之文也;背而走者,盖庸人之文也。

”(《李文公集·杂说》)他尽力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认为“列天地,立君臣,亲父子,别夫妇,明长幼,浃朋友,六经之旨矣”。

崔曙简介

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

曾隐居河南嵩山。

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

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

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

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中晓发》、《缑(音gou沟)山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对雨送郑陵》等。

其诗中“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等都是极佳的对句。

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