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诗人?宋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宋朝诗人!”

孙光宪简介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

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

入宋,为黄州刺史。

太祖乾德六年卒。

《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

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

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

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

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

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杨炎正简介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

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

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

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

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

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陈师道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

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

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

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

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

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

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陈洎,官至三司盐铁副使,赠工部侍郎;父亲陈琪,官至国子博士通判绛州。

到陈师道时,家境已衰落,《先夫人行状》云:“先君以家赀让群弟蓄孤振穷,欲死恤终。

夫人同之,不以累其夫。

先君卒贫,不能家,夫人以大家子就下养,人以为忧,夫人安之,不以累其子,年高而家益贫。

陈师道早年娶郭概之女为妻,迫于生计,妻女皆在岳父家就食。

16岁时从师曾巩。

当时朝廷用王安石经义之学以取士,陈师道不以为然,不去应试。

元丰四年(1081),曾巩奉命修本朝史,荐陈师道为属员,因其布衣而未果。

太学博士正录荐师道为学录,他推辞不就。

葛长庚简介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

入道武夷山。

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

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

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

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

」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

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

」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

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张舜民简介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

治平进士。

元丰四年(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次年十月坐罪谪监郴州酒税。

南行途经岳阳,赋《卖花声》二首。

元祐元年(1086)以司马光荐,除秘阁校理,监察御史。

徽宗立,累擢吏部侍郎。

张舜民随高遵裕西征灵夏,无功而还,他作诗嘲讽有"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及"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西征途中二绝》)等句,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贬为监郴州酒税。

其后位渐通显,而议论雄迈,气不少衰。

晁公武称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

晚年作乐府百余篇。

自序中说:"年□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

"其代表作《打麦》吸取民间乐府手法,描述四月麦熟田家辛勤收割的劳动场面,并揭露官赋剥削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

张舜民的词作与苏轼风格相近,所以有的作品被人误为苏词。

宋人周紫芝《书张舜民集后》说:"世所歌东坡南迁词,'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二语,乃舜民过岳阳楼作"。

张舜民生平爱画,且题评精确。

姜特立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

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

以父恩补承信郎。

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

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

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

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

恃恩纵恣,遂夺职。

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

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

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

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林景熙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

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

南宋末期爱国诗人。

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

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

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

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

卒葬家乡青芝山。

著作编为《霁山集》。

谢逸简介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

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

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

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

两次应科举,均不第。

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

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

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

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刘著简介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

生卒年均不详,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

入金任居州县甚久。

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

后出守武遂,终于忻州刺史。

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

著善诗,与吴激常相酬答。

《金史》无传,事见《中州集》卷二。

词存一首。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北宋词人。

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

少即能文,为苏轼所赞赏。

神宗元丰二年(1079)举进士,任澧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

哲宗元佑初,任太学正,后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

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

绍圣间,被新党排挤出知齐州,因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毫州通判,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

徽宗即位(1101),召回为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子编修。

崇宁四年(1105),被蔡京列入「元佑奸党」309人之内,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州、密州,再贬主管鸿庆宫。

回到老家筑「归来园」以居。

徽宗大观四年(1110),出党籍,起知达州,改知泗州,卒于官舍。

与张耒、秦观、黄庭坚合称「苏门四学士」。

诗文俱皆,工书画,尤工于词,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

著有《鸡肋集》七十卷,词集六卷,名《晁氏琴趣外篇》。

王灼《碧鸡漫志》谓补之词「学东坡,韵制得七八」。

张元干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

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

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

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

字舜俞,号平斋。

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

嘉泰二年(1202)进士。

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

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

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