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诗人

“元朝诗人有哪些,元朝有哪些诗人?元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元朝诗人!”

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

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宋方壶简介

宋方壶,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

曾筑室于华亭莺湖,名之曰“方壶”,遂以为号。

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工散曲,有的写入明之后。

现存套数五套、小令13首。

曹德简介

曹德,字明善。

曾任衢州路吏。

顺帝时曾作《清江引》二首以讽伯颜。

遂遭缉捕,出避吴中。

数年后伯颜事败,方返大都。

与薛昂夫,任昱有唱和。

所作散曲华丽自然。

《金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十八首。

白朴简介

白朴(1226—1306以后)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字仁甫,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

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一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

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

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交往甚好。

白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

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

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从而无暇顾及妻儿家室。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树炮攻城,哀宗决计弃城北走归德,白华只得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而上。

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军纵兵大掠,城内士庶残遭杀戮,财富遭到空前洗劫。

战争中,白朴母子相失,幸好当时元好问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来,在乱兵和饥荒中救了他的性命。

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

王沂孙简介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

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1215-1294),成吉思汗之孙,1279年统一全国。

据说忽必烈通汉语,能做诗文,《四朝诗集》存其七言律诗一首。

 

黄庚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

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

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

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

卒年八十馀。

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

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贾策简介

贾策[元]字治安,中州(今河南)人。

尝为杭仁和尹画花竹禽鸟,得其飞鸣翔集之状。

《图绘宝鉴、式古堂书画汇考》

倪瓒简介

倪瓒(1301-1374),字元稹,自号云林子、风月主人等,无锡(今属江苏)梅里镇人,元代杰出画家。

元至正初,弃家浪游五湖。

著有《清閟阁全集》。

散曲现存小令十二首。

王实甫简介

王实甫,字德信,元朝杂剧作家,定兴(今定兴县)人。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

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